鼻咽癌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单方白花地胆草治疗肾病综合征 [复制链接]

1#

单方:白花地胆草治疗肾病综合征

方法:以全草一棵煎水加少量红糖当茶饮用。一日用一棵。

据单方持有者言,其本人即是肾病综合征患者,经长期用西药治疗未效,后连续使用白花地胆草获良效。介绍多人应用,只有一人没有效果(小编按:白花地胆草味苦性寒,虚者、寒者慎用)。故将此方记下,且与公众分享。

白花地胆草,百度百科如是记载:

白花地胆草,别名:牛舌草,拉丁文名:ElephantopustomentosusL.菊科、地胆草属的植物。根状茎粗壮,斜升或平卧,具纤维状根;茎直立,多分枝,具棱条,被白色开展的长柔毛,具腺点;叶散生于茎上,基部叶在花期常凋萎,下部叶长圆状倒卵形,产于福建、台湾和广东沿海地区。在各热带地区有广泛分布。生于山坡旷野、路边或灌丛中。此种亦入药,但功效不及地胆草。(小编按:据单方持有者言,用于肾病综合征患者,白花地胆草比地胆草效果佳)

形态特征

根状茎粗壮,斜升或平卧,具纤维状根;茎直立,高0.8-1米,或更高,基部3-6毫米,多分枝,具棱条,被白色开展的长柔毛,具腺点;叶散生于茎上,基部叶在花期常凋萎,下部叶长圆状倒卵形,长8-20厘米,宽3-5厘米,顶端尖,基部渐狭成具翅的柄,稍抱茎,上部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,长7-8厘米,宽1.5-2厘米,近无柄或具短柄,最上部叶极小,全部叶具有小尖的锯齿,稀近全缘,上面皱而具疣状突起,被疏或较密短柔毛,下面被密长柔毛和腺点;头状花序12-20个在茎枝顶端密集成团球状复头状花序,复头状花序基部有3个卵状心形的叶状苞片,具细长的花序梗,排成疏伞房状;总苞长圆形,长8-10毫米,宽1.5-2毫米;总苞片绿色,或有时顶端紫红色,外层4,披针状长圆形,长4-5毫米,顶端尖,具1脉,无毛或近无毛,内层4个,椭圆状长圆形,长7-8毫米,顶端急尖,具3脉,被疏贴短毛和腺点;花4个,花冠白色,漏斗状,长5-6毫米,管部细,裂片披针形,无毛;瘦果长圆状线形,长约3毫米,具10条肋,被短柔毛;冠毛污白色,具5条硬刚毛,长约4毫米,基部急宽成三角形。花期8月至翌年5月。

药用价值

来源

全草

(苦地胆):

性味

苦、辛,凉。

功能主治

清热解*,凉血利水。用于鼻衄,*疸,淋证,脚气,水肿,痈肿,疔疮,蛇虫咬伤。[3]

白花地胆草亦入药,但功效不及地胆草。

记载

①《纲目》:味苦。②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味辛,性平。③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苦,寒,无*。④《闽南民间草药》:苦,微寒,无*。①《泉州本草》:入肺、肝二经。②《闽东本草》:入肺、脾、肝三经。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:或捣汁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熏洗。①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体虚者忌之。②《广西中药志》:寒症勿用。③《泉州本草》:孕妇慎用。功效凉血,清热,利水,解*。治鼻衄,*疸,淋病,脚气,水肿,痈肿,疔疮,蛇虫咬伤。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散疮,凉血,消*,去痰。理鼠咬、蛇伤,亦能止血。治肠风下血。②《纲目拾遗》:叶:可贴热*疮。③《广州植物志》:治湿热。

④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治急性睾丸炎、慢性肾炎:地胆头根五至六钱,和鸭蛋一、两个炖服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